“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,但現在看,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,不怕苦、不怕犧牲。”
3月10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東湖新城社區。在聽完社區志愿者代表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匯報后,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。
這位受到總書記點贊的00后志愿者,就是中國礦業大學(北京)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2018-1班謝小玉。
激動,總書記和她面對面
“總書記好!”“武漢加油!”“中國必勝!”
總書記向樓上的居民揮手致意
3月10日中午的武漢東湖新城社區,居民的問好聲、歡呼聲、加油聲此起彼伏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群眾中間,視察疫情防控工作。
身處其中的謝小玉,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。
總書記向樓上的居民揮手致意,視察了社區里的愛心菜、平價菜集中配送點,詢問了生活物資的采購和分配情況。隨后,總書記與社區工作者、基層民警、衛生服務站醫生、下沉干部、志愿者代表等16人進行了座談。
總書記與大家座談
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前的露天場地上,十來把簡易的藍色椅子,總書記與大家面對面坐著,防疫前線的座談會簡單而溫馨。
“總書記非常親切和藹,在我們發言時,不時點頭微笑,而且很幽默。”謝小玉回憶起當時的場景,當介紹到社區的網格員時,總書記說:“原來是格格呀!”大家都笑了起來,現場氣氛輕松又熱烈。
當得知謝小玉是社區第一批志愿者、唯一的大學生志愿者,同時也是一位00后時,總書記親切地詢問:“你是00后,那你有20歲嗎?”
總書記與志愿者們交談
“總書記,我今年剛滿20歲。”謝小玉略帶自豪地回答。
座談會上有5名發言代表,謝小玉就是其中之一。小玉告訴總書記,她是中國礦業大學(北京)一名大二的學生,家住東湖新城社區。寒假回家遭遇“封城”,她想,與其在家呆著,不如報名當志愿者,做點更有意義的事。最初因為人手不足,有的居民會產生情緒,這是小玉最難過的時候,但當看到大家都在為社區默默奉獻,她又鼓足了干勁。
總書記說:“群眾在家隔離時間長了,發幾句牢騷是可以理解的,誰愿意老悶在家里啊!要看到我們取得這場斗爭勝利要靠人民群眾,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。對群眾出現的一些情緒宣泄,我們要多理解、多寬容、多包容,更要做深入細致的工作,包括心理疏導、解決實際困難。上面千條線、下面一根針,群眾大事小事都在社區,大家就是臨時的‘小巷總理’。給人民群眾當服務員,不能干巴巴、硬邦邦的,要讓群眾如沐春風。我們今后要更加重視社區工作。”
得知小玉主要負責幫居民跑腿拿快遞、搬運物資后,總書記關切地問她:“碰到太重的東西怎么搬運?”小玉回答:“拿車裝,大家也會一起幫忙。”總書記特別叮囑道:回校以后,要好好上體育課。
最后,謝小玉向總書記提出了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:武漢什么時候能夠結束“封城”?
“我知道,大家都在掐著指頭算呢。”總書記說,“盡管武漢的疫情形勢逐步向好,但總體上看還沒有到可以松口氣的時候。這是一場人民戰爭,需要全體人民堅定信心、同舟共濟。堅持就是勝利。請大家再堅持一下!”
熱烈的掌聲響起來了,口罩遮住了人們上揚的嘴角,卻遮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。
堅持,她奔跑在抗疫前線
與總書記的座談結束后,小玉又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志愿服務工作中,除了住在一起的父母,她并沒有向親朋好友提過這次令她終身難忘的座談。
謝小玉正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
3月10日晚,電視里正播放著《新聞聯播》,謝小玉的手機屏幕上跳出了微信對話框。
“小玉,新聞聯播里那個是你嗎?那個穿粉紅色運動鞋的是你嗎?”班上的團支書最先急切地詢問。
因為座談時坐在總書記對面,小玉腳上那雙粉紅色的高幫運動鞋進入了鏡頭。這雙鞋展示著這位20歲女孩的愛美之心、對潮流的追求。也正是這雙鞋,陪伴她冬去春來,度過了25天難忘的志愿者時光。正是穿著這雙鞋,她爬了無數的樓梯,在為居民配送物資的路上來回奔跑。
“因為防疫嘛,在外就盡量穿同一雙鞋子。”謝小玉笑嘻嘻地說。
1月16日,謝小玉從北京返回武漢家中,一周后,武漢“封城”。在家度過了難熬的一段時間后,謝小玉在社區微信群里看到了社區招募志愿者的信息。
“我要報名!”她第一時間表示,開明的父母對此也非常支持。
這不是她第一次當志愿者了,在學校里,她已有多次的志愿服務經歷。2019年11月適逢中國礦業大學(北京)110周年校慶,她也主動請纓擔任校慶志愿者,負責校友的接待工作。
而這一次的志愿者工作,又是如此不同尋常,除了不求回報的志愿者精神,還需要更多勇氣和毅力,面對更大的壓力,扛起更重的擔子。
謝小玉同學
2月15日,小玉穿上了志愿者的紅馬甲,帶上紅袖圈,開始了志愿服務工作。她與另一名志愿者一起,負責對接東湖新城社區第30棟200多戶居民的生活需求,取快遞、買藥、買菜……直接服務700余人。
這是一項考驗“腳力”的工作。每天下午都是運送物資的高峰期,小玉和同事們時時盯著微信群里居民的需求,幾乎是腳不沾地來回跑,在一棟樓里,能跑出2萬多的微信運動步數。
這更是一項考驗“心力”的工作。江城武漢,疫情漩渦的中心,久被隔離的居民們內心交雜著擔心和煩悶,這給志愿者們的工作帶來了困難。有時因為人手不夠,送物資的速度慢了,部分居民就開始不滿,而直接面對工作壓力和負面情緒的,就是像小玉這樣的一線志愿者。
一開始,小玉也覺得委屈,心里直打退堂鼓。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、居委會主任陶久娣耐心地安慰她,身邊社區黨員的奉獻精神感染著她,她在迅速地成長著。
現在,她能夠從容面對居民的不滿情緒,積極進行疏解和寬慰。樂觀的小玉從志愿工作中收獲了很多快樂。
在城市鋼筋水泥森林里居住,鄰里之間往往不甚親密。而小玉樓上樓下地跑,與鄰居們都熟識了,大家都親切地叫她“小謝”。
20多天的朝夕相處,同事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他們拉起了微信群,在工作上互幫互助,盡量減少大家暴露在外的時間。“某某樓不聽話的爹爹又跑出來了。”有同事發現了部分不配合的居民,就立刻在微信群里通知負責人,立即有人去勸,勸不回去就跟著勸,一直勸到居民回家。
“三八”婦女節,小玉接到了一位老奶奶的祝福電話,她幫這位老奶奶跑腿買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。意外之余,她的心里是滿滿的感動。
謝小玉正在為小區居民配送蔬菜
談到小玉的社區志愿服務工作,陶久娣主任說:“小玉真的很棒,能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勇敢地站出來,在受到委屈和不理解時依然堅持,工作不怕苦不怕累,與居民溝通說話有禮有節,展現了年輕一代有擔當、有作為、有責任心的良好形象。我相信在經歷過抗疫戰后,她會更加堅強,更加優秀。”
從寒風凜冽跑到春暖花開,謝小玉還要帶著她青春的熱情,在社區里繼續奔跑下去。
奮斗,她的青春向上向善
出生于2000年的謝小玉,2018年考入中國礦業大學(北京)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。她學習成績優異,大一綜合排名專業年級第三,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榮獲二等獎。大二時,她提交了入黨申請書,經組織考察培養,成為入黨積極分子。
謝小玉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獎
小玉說,通過向習總書記面對面匯報,深深感受到大學對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。高數、英語這兩門課程是大學生的“老大難”,小玉卻說,她在學校最喜歡的課就是高數和英語。
高數老師張漢雄,對高等數學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,能將看起來枯燥的高數講得特別有趣。英語老師李麗君,鼓勵大家登上講臺,用英語大膽地說,尤其注重觀點的表達。老師們春風化雨般的教導,讓小玉逐漸成長起來。
小玉所在的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姜騎山說,“謝小玉同學樸實、善良、大方、擔當,面對疫情,她選擇了志愿服務,為他人送溫暖,為社會做貢獻,用奮斗譜寫青春之歌。”
學校的志愿文化氛圍濃厚。參加志愿服務是思想政治理論社會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2017年以來,本科生在志愿北京平臺注冊率達100%,志愿服務已經成為許多礦大(北京)學生的生活方式。謝小玉參加了“綠緣根與芽”環保涂鴉活動,宣傳普及環保知識。2019年暑假,作為“為水綢繆——清潔節水,我們在行動”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長,謝小玉和7個小伙伴闖天津、戰長沙,她代表團隊參加最后答辯,獲得學校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。回到家鄉,成為一名社區抗疫志愿者,在她看來是很自然的事。
謝小玉和同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(左后一)
通過媒體報道,老師同學都已經知道了小玉向習總書記匯報社區志愿工作的事情。她的班主任盧瑤說:“在武漢的小玉同學給我發微信總說,‘沒事的老師,疫情很快就過去了’。而對作為志愿者代表向習總書記匯報,她只是輕描淡寫地說,‘老師,沒什么啦!只是因為我比較幸運。’”
在室友顏麟瓔的眼中,小玉漂亮,溫暖,可鹽可甜,“小玉就像鄰家姐姐,她是我們認定的特別好的宿舍長。她愛看電影、聽歌、旅游,和我們一起共享美好生活。”
謝小玉說,她已經從最初激動的心情中平復下來,“得到總書記肯定是非常光榮的,讓我受到莫大鼓舞。我的社區志愿服務工作,會一直做到疫情結束,武漢解除封城。到那時,就可以回到校園,安心讀書學習!”